|
加强和创新公交管理,塑造公交新形象
6 s/ B P6 o; ]在十二五期间,常熟公交要积极探索,大胆实践,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,明确公交优先的思路扎实推进并实现城乡公交1体化目标。要树立2种理念,即主动服务,便民利民。突出3大重点,即创新意识是关键,质量保障是根本,机制建设是保障。实现“4大目标”:工作职责清、基础设施全、配套机制佳、社会反响好。着力在转变工作理念上下功夫,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,最大限度发挥常运人的智慧,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公共服务的和谐因素,最大限度增加现代化常熟公交的正能量。
: z; N" Y# u9 D$ y1、强化思想引领。3 F! r* K2 j3 h- x6 p0 x
广泛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,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交管理创新全局,使加强和创新公交管理成为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思想共识。坚持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公交管理创新工作,把保障和改善公交班次管理的重点,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班次准点问题,切实提高公交管理创新的针对性、有效性,有效减少了民众抱怨,最大程度维护了公交形象。大力倡导奉献、友爱、包容、互助的公交员工新风,积极培育爱岗、敬业、诚信、知礼的公交司机。打牢爱心是一个驾驶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的思想基础。争创青年文明号,最美公交司机,$ i, P9 Z( g0 a. P5 b8 q
党员示范车等模范。打破公交部门界限,打破遇事推诿格局,积极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为共同管理,共同服务,形成了强大的合力。
+ w: r/ Y& L* [; B6 ?' f2、盘活基础资源1 |; h$ _* s4 K T* ~8 b
把更多的资源集聚到公交基础设施领域,加快城市公交设置三条纵横快速公交线路,提高运营效率。努力调整优化现有线路,争取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大大降低。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推行网上服务平台和网上互动平台建设,为百姓提供更加及时、准确、高效、便捷的社会服务。充分发挥“市、镇、村(社区)”三级公交站点体系,构筑三级联动三级无缝对接。加强公交资源调度工作,及时有效的调配有利资源,建设重大节假日公交资源调配预案,做到有备无患,动态消除“零线路”。
/ W. \% b( C9 Z2 }& Z5 ^3、夯实基层基础6 V- u1 S: M+ N' ^- |
一是做到“三优三有”,选优基层干部,设优基层队伍,建优基层制度;实现有组织管事、有制度理事、有人员干事。为群众服务平台,筑牢公交服务第一线阵地。二是建立机关领导与公交基层挂钩联系制度,多深入基层调研联系基层,才能理解基层困难,才能制定有效政策,才能夯实基础,实现公交服务质量的提升。三是发挥党支部与基层联建共促作用,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提高党支部在基层战斗力、凝聚力,争取每个基层线路有一个党员作为当班车队队长。9 [# q, [4 h% P+ ]4 h5 \1 y. E2 i
4. 健全体制机制----(各大体系机制就不展开了)
& I, u: m' g' \. z' Y- h( Z重点构建了六大体系,一是整合基层社会,构建社会联动机制。二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,全面构建多层次、广覆盖机制。三是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。四是构建防范安全事故机制。六是构建高效的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处置机制。
+ _0 n6 {5 g) {4 T# @% o( Y5、充分依靠群众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,始终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来推进公交管理创新。使各项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。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,加快转变公交服务建设。建立方式多样、规范有序、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渠道,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,及时处理好群众反映的问题。$ B, \# u8 s( y, z5 {
如做到以上5点,我们将成功塑造“便民、智慧、低碳、现代化”常熟公交新形象$ ^5 S' k* [( P3 _
' A! V) T Q- v* G( j5 O; J) \. p* Q4 j+ Q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