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因为西南及北方的镇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,再加上属于常熟的纵深有限.所以常熟东片是城乡公交最为密集的片区,便是坐了一圈下来发现有如下不成熟的看法,权当抛砖引玉% @4 D {8 c- R/ y' R3 g# e
1.发班间隔过长
* P& O3 x& z9 a3 p 一般公交车普遍间隔都要25至40分钟一班,而且在上下班高峰也没有多少改善.这种间隔赶得客运站的长途班次了.像张家港城乡公交普遍是12-18分钟,高峰期都常常被挤暴。这样的间隔时间在上下班根本是不够运力的.! Q9 w7 ?$ l! ~, f/ I3 H
2.线路重复建设) `$ x! p& K2 T/ g5 v) U
线路重复现象很严重,最严重的有两条路,204国道和梅塘.像204国道,有四条线路在上面跑,特别是206,227这两条线路,完全可以撤销借用202和207的线路走,类似的,203和204也可以取消掉一路,其实如果班次足够多的话,210也是可以撤销的。再说个例子,212下班的时候到海虞路前就被挤暴了,经常等个几班车都坐不上。要知道等一班车起码半个小时!而212到方浜之后的线路完全和1路是重复的,在没有车辆增加的情况下。为什麽不能借助1路车五六分钟一班的庞大运力呢?上策可以把212拆分成212和212区间,212区间停靠新客站,这样整个运行时间起码节约三分之一。中策把212停靠新客站,后续路线转1路车,下策可以设个镇村公交,海虞到谢桥到方浜到海虞环形% y2 t( s7 s5 [ [
3.打破各个镇各自为政的小团体,优化线路,形成路网
9 F9 f# c5 H, f1 Q3 s$ e这一条其实是第2条撤销几条线路后的补充,现在各个镇有各自为政的趋势,何市的车只在支塘走,徐市的车只在董浜走.这是严重降低效率的行为.比如可以把228延伸到何市,这样一来可以分担原来206的客流,又把董浜,何市,支塘,徐市的公交串联了起来.再比如可以把205延伸到吴市,
7 Z* L- ~. t! I4.公交首末站建设严重滞后
" f. D* }- h b n常熟基本是没有公交首末站概念的,车子到了终点就往路边一停.像张家港现在很少能看见停在路边的公交车了,我见过最大的是城北公交停车场,里面大概有五六个新客站停车场大小,里面有城北公交保养场,外面可以停几百辆公交车,校车等.其他像妙桥,高庄,雁行头等只有一两条路线停靠的终点站也都是很现代化的.而常熟的赵市,何市,东张这些车站貌似还是八十年代的产物.另外像海虞车站建的地方很莫名其妙.在市区和海虞镇的中间建一个车站,不知道意义何在?
5 R; S" r1 q2 d, Z# w8 B1 ~$ Z, ?) M9 @0 e8 y" |- y5 e7 z- q2 p
|
|